從懷孕時期開始,許多專家就提倡「親子共讀」的重要性。對寶寶而言,閱讀可以促進寶寶的大腦發展,對語言發展、理解能力等,都有正向的影響作用,除此之外,亦可增進親子關係,可謂好處多多。
只是,剛開始要和寶寶進行親子共讀時,難免會有挫敗感,因為不知道新生兒有興趣的書本會是什麼,當你熱情想與寶寶來場閱讀之旅時,寶寶不給予任何反應,確實會有失落感。不過,我的經驗是多試不同類型的繪本,看看現階段寶寶對什麼類型的繪本有反應,相信一定會為寶寶找到合適的繪本。
我們家寶寶在0-3個月時,基本上對任何繪本都是沒有反應的(笑)。這時期的他最喜歡的是各種圖卡(黑白、彩色不拘);一直到他四個月大,開始會伸手抓東西時,才明顯感覺到他對繪本的興趣。
以下分享在不同時期,我們家寶寶的親子共讀書單~
4-5個月:《小花園》、《Baby Bunny》、《好餓的毛毛蟲》
《小花園》是許多人推薦的親子共讀書本,這是一本光影遊戲書。每一頁有不同顏色的花朵,搭配不同顏色的彩色膠片,透過日光的照映下,在平面呈現出不同的色彩。在幫寶寶練趴時,我喜歡把《小花園》正立在他面前,吸引他的目光,也讓練趴時光沒那麼無聊。若是我讓寶寶坐在躺椅上時,我會把書頁的彩色膠片疊加,造就混色效果,同時口頭告訴寶寶這是什麼顏色……等,寶寶也會因為出現不同顏色,感到十分新奇。
《Baby Bunny》是寶寶的外公外婆在美國機場買給他的禮物。最大的特色是有一隻手指娃娃。我通常是一邊講故事,一邊用手指操控娃娃。寶寶會被娃娃吸引覺得很有趣,也會想伸手抓娃娃。這本書帶來的互動性十分強烈,讀完會非常有成就感。
《好餓的毛毛蟲》是我小時候就在讀的繪本,風靡至今,它的經典程度不必多提。我認為它之所以能夠吸引寶寶,是因為頁面白底乾淨,讓鮮艷的圖案更容易被寶寶看見,寶寶也就更愛這本繪本。我們家寶寶最愛的是最後羽化成蝶的那一頁,我會擺動書頁,讓五彩繽紛的蝴蝶彷彿真的翩翩而起,使寶寶看得目不轉睛。
6-7個月:《貓和貓》、《貓咪看家》、《好棒的聖誕老人》、《Bizzy Bear:Christmas Helper》、《好棒的農曆新年》
《貓和貓》、《貓咪看家》兩本書的性質相似,不過《貓咪看家》更有情節性。兩本書裡都有大量、各式的貓咪,而且圖大,很容易吸引寶寶的目光。我在讀這兩本書給寶寶聽時,也會指出每隻貓咪的差異說給他聽。這個時期的寶寶手會放在圖片上,眼睛發亮,顯示相當有興趣的感覺。等他再大一點,就可以引導他分辨每隻貓咪的同與異,是很好的認知練習。
《好棒的聖誕老人》、《Bizzy Bear:Christmas Helper》、《好棒的農曆新年》三本都是內有機關的書,同時搭配相應的節慶,可以帶著寶寶認識節慶的特色。除了機關,三本書皆有相當鮮艷的圖案,而底圖更是色彩鮮明。我們家寶寶看了是會興奮揮手,用手去摸圖案的歡愉(笑)。可惜寶寶的手指還不夠有力,此時需要媽媽的協助,才能去操控書中的機關。
以上是到目前為止,在親子共讀時,明顯感受到寶寶有興趣的書本。另外也有幾本我覺得還不錯,可惜寶寶現階段較沒興趣的書籍,如下:
《我的身體》一樣是有機關的書,內容有大量的知識,可以帶領孩子認識身體的功能,以及如何維持健康的身體。然而這本書的圖案較小,較難吸引寶寶的注意,可能要再大一點一起共讀,會更有效果。
《今天的點心》這是一本3D鏡面繪本,非常好玩!翻開書頁以後可以看到3D的點心製作過程,但可能是因為寶寶對3D還沒有概念,尚未能引起他的興趣(苦笑)。
這兩本會等寶寶長大一些後,再拿出來試。
專家都說,親子共讀的重點在於「共」,也就是和寶寶一起閱讀時的互動。我蠻認同的,因為小時候,我媽媽在唸故事給我聽時,就是一個唱作俱佳的表現,到現在我還記得和媽媽一起看故事書時的快樂。期許我自己和孩子也能持續這樣的親子共讀,把這樣的快樂一樣帶給孩子。